九峰山西華禅院記

來源:富民縣九峰山西華禅寺發(fā)布時(shí)間:2020-12-12

原标題:九峰山西華禅院記

昆明九峰山西華禅寺


九峰山西華禅院記(1)


劉修賢(2)


蓋聞龍藏象負,覺岸之津梁也;肉髻(3)金身,西方之象教也。但遷變無常,廢興有自,苟非具大力者(4),舍其所甚愛,以助其所必需,則刹宇何由興耶?



餘治梨陽之明年,聞治北有九峰山,辟自靈藥上人(5)先是靈藥參天童密雲老人二十餘年(6),飛錫此峰,滌缽澗畔。一時(shí)達官長(cháng)者,遐迩雲集,佥謀鼎創。上人于是拂蘆荻之霜,斬狐狸之迹,碧瓦嶙峋,高浮天半(7),金沙絢爛,遍布空階。不逾年而規模已定,凡厥颠末,載在别記中。



餘簿書稍暇(8),策杖逍遙,目睹其勝。則群巒峙列,萬壑奔流,抽紫焰而發(fā)珠華,吐瑤光而浮绀宇(9)。法輪圓滿,毫相莊嚴,竟與盛唐諸刹相仿佛。俄而咫尺匡廬(10),躊蹰(11)搔首。三春由徑,疑從雲外穿來;一道(dào)紅塵,信是山中隔斷。豈非住持(12)之真界,栖息之妙境哉?獨是雲流水赴,日跻月升(13),更得青藍相繼,從而維持之(14),光大之。苟有信心如蘇學(xué)士者,何難留玉帶以永鎮山門也(15)。是爲記。 



注釋:


(1)《九峰山西華禅院記》:原文脫字較多,據《康熙富民縣志》(刻本、抄本)增改。九峰山,據《雍正富民縣志》:“九峰山,在縣西北二十五裡(lǐ),峰峰相對(duì),數之有九。康熙元年(1662),楚人靈藥和尚,卓錫于此,創西華寺。殿宇巍煥,佛像森然,僧衆近百,大叢林也。名人多有題詠,詳藝文内。”


(2)劉修賢:成(chéng)都(dōu)人,康熙壬子(康照十一年,即1672年)舉人,康熙朝(1662~1722)富民縣知縣。《康熙富民縣志》收錄劉修賢《九峰山西華禅院記》、《重修法華寺碑記》二篇,《雍正富民縣志》收錄劉修賢《富民縣舊學(xué)宮碑記》、《九峰山西華禅院記》二篇。


(3)髻(jì):在頭頂或腦後(hòu)盤成(chéng)各種(zhǒng)形狀的頭發(fā)。



(4)苟非具大力者:原稿爲“苟非其大力者”,據《康熙富民縣志》(刻本、抄本)改。


(5)靈藥:楚人,天童法嗣,順治十八年(1661),至縣抵九峰時(shí),荊榛翳蔽,野獸偪處,人不敢入。藥卓錫于此,虎豺潛蹤,清泉湧出,乃開(kāi)山建寺,八載功成(chéng)。踢倒淨瓶撒去,遂祖此地(《雍正富民縣志》)。



(6)天童密雲:天童,指天童寺,位于浙江省甯波市東25公裡(lǐ)的太白山麓,始建于西晉永康元年(300),佛教禅宗五大名刹之一,号稱“東南佛國(guó)”;據《富民文史資料》第二十一輯妙潔《九峰山的曆史沿革及複興》:“天童密雲圓悟禅師(1566~1642),明末臨濟宗高僧。師,諱圓悟,字覺初,自号密雲,宜興人也。明嘉靖丙寅(1566),生于蔣氏。師生八歲,知世相無常。年二十六,發(fā)宿慧。二十七負薪有省。三十棄家,又四歲爲僧。四十桐棺悟道(dào),又六歲,得受記莂。五十二開(kāi)化龍池。于是,六建法幢。示寂之年,七十有七。”


(7)碧瓦嶙峋,高浮天半:原文爲“碧衣璘煦,高浮天半”,據《康熙富民縣志》(刻本、抄本)改。嶙峋(línxún):形容山石突兀、重疊。


(8)餘薄書銷暇:原文爲“餘薄暮稍暇”,據《康照富民縣志)(刻本、抄本)改。簿書:官史的文書、檔案。


(9)绀(gàn)宇:佛寺的别稱,又稱绀園。



(10)匡廬:指江西省廬山。慧遠《廬山記略》:“有匡裕先生者,出自殷周之際,……受道(dào)于仙人,共遊此山,遂托室座岫,即岩成(chéng)館,故時(shí)人謂其所止爲神仙之廬,因以名山焉。”


(11)躊蹰(chóuchú):同“躊躇”,徘徊不前,猶豫不決。


(12)住持:寺院的主持人。


(13)跻(jī):登,升:墜落。



(14)從而維持之,光大之:原文爲“從而維持之,光大”,據《康熙富民縣志》(刻本、抄本)改。


(15)如蘇學(xué)士者,何難留玉帶以永鎮山門也:蘇學(xué)士,指蘇轼(1036~1101),北宋文學(xué)家、書畫家。字子瞻,号東坡居士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眉山)人。據清光緒二十七年盧見曾《金山志》:了元佛印禅師,字覺老,饒州浮梁林氏子。出家,即遍參圓通讷公,以爲書記。先住江州之承天,繼遷淮州之方鬥、廬山之開(kāi)先,歸宗潤州之金山、焦山。凡四十餘年,缙紳之賢者,多與之遊,名動朝野。神宗賜高麗磨衲金缽,以旌師德。據清王丈浩輯注《蘇轼詩集》中有蘇轼《以玉帶施元長(cháng)老,元以衲裙相報,次韻二首》,其一:“病骨難堪玉帶圍,鈍根仍落箭鋒機。欲教乞食歌姬院,故故與雲山舊衲衣。”其二:“此帶閱人如傳舍,流傳到我亦悠哉。錦袍錯落真相稱,乞與佯狂老萬回。”并注爲:佛印禅者,住持金山寺。公(蘇轼)便服入方丈。師曰:'此間無座處。'公戲曰:'暫借和尚四大,以作禅床。'師曰:'山僧有一轉語,言下即答,當從所請,如稍涉拟議,則所系玉帶,感留從鎮山門。'公許之,便解帶置幾上。師雲:'山僧四大本空,五蘊非有,欲于何處座?'公拟議未即答,師急呼侍者雲:'收此玉帶,永鎮山門。'公答而與之。師遂取衲裙相報,因有二絕,公次韻答之。”四大:佛教以地、水、火、風爲四大。五蘊:佛教中指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。(文/劉修賢  圖/富民縣九峰山西華禅寺)

編輯:潘紫星 責任編輯: 張妙